Terence Ng
| Proses

科幻二百年(下)

電影工業與科幻

第一部科幻電影是僅有二十一分鐘的《月球之旅》(1902),此後也有多部以儒勒凡爾納小說為題材的科幻電影上映。雖然如此,這些電影的影響力似乎不如預期,科幻片也就一直作為B級片來給看慣了地球上稀松平常的瑣事一些不一樣的刺激。1968年斯坦利·庫布里克與阿瑟克拉克共同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一經公映即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從此開啓了科幻片的爆發時代。整個70年代充斥著各種各樣題材,各具特色的科幻電影。這一時期的電腦還沒有像如今簡直就是一塊巨大的顯示器,所以你會發現鏡頭中的儀器普遍有簡潔的外形,面板上的按鍵排列整齊,只有一塊小小的顯示屏,再加上純白或者淡灰色的色調,你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來。1971年的電影《人間大浩劫》中的實驗室就是這種風格的典型,其實這種一塵不染,光照充足,以白色調為主的典型實驗室直到今天也一直在電影界應用著。與此同時,《星球大戰》系列,《星際迷航》系列,以及《猩球》系列,《異形》系列的第一部均拍攝於這一時期,看上去,導演們心中積蓄了不知道多久的天馬行空的將幻想終於有機會實現了,而這都要歸功於電腦技術的進步,製作特效比從前要更方便了。當然,比起現在強大的電腦特效,星球大戰拍攝時仍然採用了實物特效的方式,儘管如此,對於剛剛從黑白電影走出來的觀眾,這已經足夠讓人驚奇了。這其中某些劇集的續集一直拍到了現在(雖然明顯是在炒冷飯,但這至少說明瞭這些電影的影響力之大)。 對於這些經典的想必也不用我在囉嗦了。還有幾個值得一提的,一個是漫威漫畫改編的《超人》,還有一個是《007之太空城》。

到了八十年代,火了十幾年科幻電影熱度不減反增,又誕生了一批經典,《終結者》,《回到未來》,《銀翼殺手》,以及70年代那幾部的續集,這裡朋克風的先放一下。因為我們遺漏了一個重要的話題———外星人,《E.T》與《第三類接觸》(其實還可以算上更早的《地球停轉之日》(1951/2008))。外星人和人類的關係,外星人對人類的態度,外星人和人類的交流,一直以來都是科幻永恆的主題,一種觀點認為,外星人對於人類是極度輕視的,就好像你路過一隻螞蟻,人類的毀滅很有可能是其不小心而為之,似乎劉慈欣對此很有感想。還有人認為外星人會引導人類走向更高的層級,甚至會高於自身,比如《童年的終結》。最後一種認為外星人和人類勢均力敵,或者和諧共處或者烽煙四起,不過這類作品大多熱衷於用外星人的題材來探討人性,或者追求故事性,比如遊戲《Halo》系列。還有一種末世風格認為外星人會屠殺乃至奴役人類。當然,這些探討都默認了外星人的存在(廢話),不過,至於人和外星人究竟會怎麼樣,我不關心,更關鍵的問題是,我們要一個怎麼樣的未來,什麼樣的人適合繼承我們的文明(這裡不得不假定文明是有意義的,避免跑題去研究存在主義),理想主義盛行的年代有蓋婭星球(全體個體共享一切感覺記憶),有擺脫物質只剩精神的無法描述的集合,《傳道書》中說「人轄制人,使人受害」,似乎社會的一切不公只能靠個體的真正融合才能解決(真正的解決,沒有個體讓不公無法被定義)。而且,目前看來這似乎是唯一的方式。沒有那個政客敢宣稱他能消滅不公,因為如果他這樣說,大家就都知道他是個不折不扣的騙子了。

《阿凡達》開創了3D電影的先河,但這個電影只是特效驚艷,而在思想的表達上卻乏善可陳。

此外就是近幾年以《火星救援》,《星際穿越》,《無垠的太空》系列為代表的近未來硬科幻,更多的指向了科技預言和現實主義的反思,這裡就不細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