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ence Ng
| Proses

永別了,UFO

最近世界還真是混亂,剛剛聽說黎智英遭到示威者圍攻,就有新聞報導了海地太子港有人要求總統下台,就連一向安全的體育界似乎也難逃政治的毒手,照這種趨勢,下次再討論政治時最好的做法莫過於引用一句«傳道書»中的「人轄制人,使人受害」, 或者福音書上的 「 不屬於世界 」 然後便大可置身事外。

沒什麼好講的,像我這樣的人,可不想和政治有任何瓜葛,到了某個年紀熱情冷卻了,凡事看淡了,就會發現那些站在台上向著國會或者民眾或者萬國代表大發演講的人,是多麼好笑。

所以乾脆把自己隔開,刪了微博,斷掉網絡上的吵吵鬧鬧。

一旦這麼乾過一次後,你就會發現曾經沒有網絡的日子,很多東西都悄悄地溜走了。 記得小時候,那個電子設備還沒那麼發達的時代,閒暇時的一大樂趣就是讀書,那個時候非常流行未解之謎,內容驚悚,看過了簡直嚇得睡不著覺,但還是忍不住偷偷翻看,享受一整晚的瑟瑟發抖。回憶起來,內容大多與外星人,飛碟,百慕大三角,死亡谷之類的有關。有一座島,人上去就會自燃,燒的只剩下白骨;美國有一個湖,只要靠近人畜必定斃命;還有一個鄱陽湖,據說日本軍隊從中國撤退時載滿珍寶的船在此沈沒,然而打撈者無一可以返回;相傳重慶森林中有蔣介石載滿金條的飛機墜毀……種種怪相,真的引人入勝。

當然了僅僅用未解之謎來概括這類雜誌的內容簡直是一種侮辱,在那個「科學」還沒有變成優越感的工具的年代,科學的範圍是極廣的。黑龍江貓臉老太婆的傳說,美國51區墜毀飛碟中外星人的屍體,泰坦尼克號船長十五年後被救起卻一點也沒變老,球狀閃電,瑪雅人的壁畫中出現火箭,木乃伊的詛咒,前蘇聯的人獸雜交實驗……從古到今,上至政府秘聞,下至民間傳說,全都收入囊中。

儘管被很多人批判為荒謬的陰謀論,但我始終對於它們有好感。這些書的出現象徵了一個時代的到來——一個探索的年代。他們代表了一種精神——探索,不畏一切的勇氣。羅斯威爾墜毀的飛碟到底有沒有外星人的屍體?鳳凰城UFO事件中失蹤的三個人到底去了哪裡?1969年的登月究竟是不是在攝影棚中偽造的?麥田怪圈是如何形成的?這些問題推動著我們不斷去向這未知的領域進發,也造就了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可惜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是那樣的明顯,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給冒險家們準備的。2018年12月《飛碟探索》雜誌正式停刊,國內唯一關於UFO的雜誌就這樣銷聲匿跡了。當然有樂觀的人士幽默的指出這是政府試圖阻止人們瞭解真相的陰謀,但其實大家都知道,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曾經幻想過登月後將會移民月球,我們曾經幻想過世界被一個陰謀組織所控制,但是當我們得知真相的一刻,任何的幻想和浪漫已然被擊碎。我忘記是誰講的了「你承諾殖民火星,我卻得到了Facebook「。當前往外星球成為一場虧本的買賣,我們就會深陷貿易戰·的泥潭無法自拔。

我很好奇,我們的好奇心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還剩多少,當一切都唾手可得時,我們還會好奇嗎?當科研變成了政治的籌碼,還有多少人會為了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去奔波,我們又會錯過多少?計算機科學大熱,不是因為熱愛,而是因為有利可圖;鼓勵創新創業,不是為了開創,而是為了拿到政治的籌碼。也許理想不過是一個花瓶,精緻卻無用,大家都要活著,都要還房貸,都要結婚生小孩,都要忙著填滿自己的欲求,當城市的燦爛燈火掩蓋了UFO的光芒,可能沒有誰會為了一個不值錢的花瓶流浪一生吧?